垣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垣曲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排澇應急預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2-16 09:21 來源: 垣曲縣人民政府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打印本頁
信息索引號 | YC04100/2023-00097 | 發布時間 | 2023-02-16 | ||
發布機構 | 垣曲縣人民政府 | 文號 | 垣政辦發〔2023〕3號 | ||
主題詞 | 綜合政務 | 體裁 | 政辦發 |
垣曲開發區管委會,有關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垣曲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排澇應急預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垣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15日
?。ù思_發布)
垣曲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排澇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做好我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引起內澇的防范與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結合我縣城區防汛排澇現狀,特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運城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運城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垣曲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 工作原則
垣曲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排澇應對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防為主、防搶結合、統籌協調、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快速反應、科學處置的原則。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縣城區范圍內發生的強降雨導致的城市排水設施內澇災害事件的防御和處置,村鎮的防汛排澇工作不適用本預案。
2 組織指揮體系
我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排澇應急搶險工作指揮體系由垣曲縣防洪應急工作指揮部及其辦公室組成。
2.1 垣曲縣防洪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
指 揮 長:垣曲縣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副縣長
副指揮長:政府辦公室協管副主任、住建局、水利局、應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隊、交警大隊主要負責人及開發區相關負責人。
成員單位:宣傳部、網信辦、住建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公安局、交警大隊、消防救援大隊、發改局、工科局、氣象局、防震減災中心、人社局、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交通局、衛體局、民政局、教育局、中國石化垣曲分公司、國網垣曲供電公司、垣曲銀保監管組、融媒體中心、通聯辦。
縣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住建局主要負責人兼任(縣指揮部組成及其成員、辦公室職責見附件2)。
2.2 現場指揮部
我縣城區突發性強降雨產生內澇后,根據工作需要視情況設立現場指揮部,組織指揮協調各方協同做好現場應急處置工作?,F場指揮部指揮長由縣政府副縣長擔任,成員視情由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F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搶險救援組、社會穩定組、醫療救護組、綜合保障組、新聞報道組、善后工作組、專家技術組等8個工作組。根據現場情況,指揮長可視情況調整工作組組成及職責(現場指揮部組成及職責見附件3)
3 風險防控
住建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在可能發生強降雨突發天氣時,對城區的排水走向和管道徑流進行預測和分析,研究制定風險分級標準和管控辦法,開展城區易澇點的排查與評估, 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易澇點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4 監測與預警
4.1 監測
監測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城市氣象信息預警系統,對氣象信息進行收集、匯總分析;對城市排水系統運行狀況進行評估并做出報告??h氣象部門及時提供長、中、短期天氣預報和重要天氣預報、突發強降雨預報預警及雨情信息,預報可能發生嚴重內澇災害時,水利部門及時向縣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城區各水體水情信息,為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針對可能發生的城市內澇災害事件,住建部門定期對城區易積水點排水設施進行排查,對轄區內排水管涵進行清淤,確保主次干道、低洼區域和易淹易堵路段的排水暢通。城區道路發生積水后,根據需要,氣象部門應跟蹤報送天氣情況;住建局在第一時間對城市道路積水現場進行查看、分析,及時采取助排、抽排措施,并對事態危害的發展趨勢和影響程度做出分析、預測,提出初步處置建議等。
4.2 預警
4.2.1 預警級別
預警級別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Ⅰ級為最高級別。
1.Ⅰ級預警
接縣氣象局發布信息未來1小時降雨量達60毫米以上或3小時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可能出現大面積內澇。
2.Ⅱ級預警
接縣氣象局發布信息未來1小時降雨量達30-60毫米或3小時降雨量達50毫米以上,可能出現區域性內澇。
3.Ⅲ級預警
接縣氣象局發布信息未來1小時降雨量達20-29.9毫米或6小時降雨量達50毫米以上,可能出現局部內澇。
4.Ⅳ級預警
接縣氣象局發布信息未來1小時降雨量達15-19.9毫米或12小時降雨量達50毫米以上,可能出現局部積水。
4.2.2 預警發布
預警信息包括: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警示事項以及應采取的相關措施和發布機構等。
?、窦?、Ⅱ級預警信息由縣指揮部負責發布、調整和解除;Ⅲ級、Ⅳ級預警信息由縣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發布、調整和解除。
4.2.3 預警措施
發布警報,宣布進入預警期后,縣指揮部應組織成員單位進行會商,并采取下列應急措施:
1.責令排水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進入待命狀態,并動員后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的準備;
2.調集應急救援所需物資、設備、工具,準備應急設施和避難場所,并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隨時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3.加強對移動式發電機組、牽引車輛、移動泵的檢查和試運行工作,確保設備使用時能夠良好運行;
4.加強排水管道的巡查和雨水泵站的值守,確保排水設施安全運行;
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護性措施。
5 應急處置與救援
5.1 信息報告
接到縣氣象局發布的暴雨預報或重要天氣預報后,住建部門應做好易積水道路的巡查工作。若部分路段發生積水或內澇災害事件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當按規定立即報告縣指揮部辦公室。
縣指揮部辦公室接到災害事件信息報告后,立即上報災害事件信息,跟蹤和續報災害事件及救援進展情況,根據內澇災害等級和應急處置需要通報縣指揮部成員單位。
5.2 先期處置
接到縣氣象局發布的暴雨預報或重要天氣預報后,住建部門應做好易積水道路的巡查工作。若部分路段發生積水或內澇災害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當及時采取人工助排等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并立即向縣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5.3 應急響應
根據縣城區突發強降雨可能造成積水和內澇的嚴重程度,將應急響應由低到高設定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四個等級??h城區突發強降雨發生積水和內澇后,依據響應條件,啟動相應等級響應。(應急響應條件見附件4)
5.3.1 四級響應
符合四級響應條件時,住建部門排澇搶險應急機構按照本單位應急預案啟動響應,同時向縣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啟動四級響應,視情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調事件處置工作,做好擴大響應的準備。
5.3.2 三級響應
符合三級響應條件時,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啟動三級響應,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調搶險救援。隨時掌握事件進展情況,視情協調增派有關搶險救援力量,做好擴大響應的準備。
5.3.3 二級響應
符合二級響應條件時,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向指揮長報告,由指揮長啟動二級響應,成立現場指揮部。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對縣城區積水較深路段進行交通封閉,確保行人、車輛的生命財產安全。
2.對縣城區積水較深路段采取揭開檢查井和水篦子的方法人工助排,同時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3.對縣城區下凹式立交橋內積水采取泵站抽排的方式提排積水。
4.根據縣城區積水情況組織移動式發電機組、牽引車輛、移動泵車等排澇設備進行機械抽排。
5.對縣城區水毀市政排水設施進行搶修恢復。
5.3.4 一級響應
符合一級響應條件時,指揮長向縣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總指揮報告,建議啟動一級響應,進一步加強現場指揮力量,在做好二級響應重點工作基礎上,落實工作組指導意見,必要時請求市有關部門給予支持。
5.3.5 響應調整
應急響應啟動后,縣指揮部或縣指揮部辦公室可視事件造成損失情況及其發展趨勢調整響應級別,避免響應不足或響應過度。
5.3.6 響應結束
排澇搶險完成,排水設施恢復正常運行后,一級、二級響應由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宣布響應結束,三級、四級響應由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決定響應結束。
6 應急保障
6.1 人力物力保障
進一步優化、強化以專業隊伍為主體、群眾性隊伍為輔助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主要建設好應急救援基本力量:住建局、水利局、交警大隊是縣城區突發強降雨排澇搶險的主要專業隊伍,擔負事發現場的市政排水設施排澇搶險和市政道路安全通行保障工作。其他部門按照職責作為搶險隊伍的補充,在需要時服從縣指揮部的統一調配。
6.2 應急制度保障
按照“職責明確、指揮順暢、搶險有序、處置高效”的原則,建立和完善汛情會商發布機制、城區網格化排澇工作聯動機制、應急搶險救災工作聯動機制,實行排水防澇工作督查與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加強應急值守及社會動員機制。
6.3 物資財力保障
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將排澇搶險應急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必須的資金保障??h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協調排澇搶險應急物資的儲存、調撥和緊急供應,保障搶險救援隊伍的相應裝備投入。
6.4 醫療衛生保障
縣城區突發強降雨發生內澇后,縣衛體局快速組織醫療救護人員對傷員進行應急救治,最大限度減少應急事件對群眾健康造成的危害。各級醫院負責開通綠色通道,及時收治傷員,衛生疾控部門要根據縣城區內澇的危害,做好疾病控制、消毒隔離和衛生防疫準備等工作。
6.5 交通管理保障
為處置縣城區排澇搶險做好運輸保障工作,由縣交警大隊負責緊急處置交通管理保障的組織與實施,制定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優先通行制度,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保障運輸安全暢通。公安局依法建立緊急情況社會交通工具的征用程序,確保能夠將搶險救災物資、人員及時、安全送達。
6.6 治安維護保障
縣城區突發強降雨發生內澇,縣公安局應及時做好人員疏散、現場控制、交通管制等工作,維護公共秩序。
6.7 信息通信保障
各通訊部門負責承擔應急通信保障,縣指揮部應建立以縣城區突發強降雨排澇搶險應急響應為核心的通信系統,確保排澇搶險現場與各行政主管部門之間實現視頻、音頻、數據信息的雙向傳遞。
6.8 科學技術保障
建立縣城區突發強降雨排澇搶險應急處置專家庫。由從事氣象、勘察、規劃、設計、建設等工作的技術專家組成,縣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與有關專家的日常聯系,同時組織有關專家和部門針對城市排水防澇開展系統化治理,在縣城區易積水路段布設自動氣象站等預警設施,開展應急處置方法的研究。
7 后期處置
7.1 調查評估
按照內澇災害事件情況,縣政府成立內澇調查治理組,及時對內澇發生原因、影響大小、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進行調查統計,提出防范措施??h指揮部辦公室及時總結和分析內澇災害發生、應急處置情況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7.2 總結評價
參與內澇災害事件應急處理的各有關單位及時向縣指揮部辦公室做出書面報告??h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整理和審查所有書面報告、應急記錄和文件等資料;總結產生內澇的原因和在應急期間采取的主要行動。
7.3 獎勵與責任
縣政府對在城市排澇搶險應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認真負責或者臨陣脫逃、撤離職守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8 附則
8.1 宣傳、培訓和演練
縣指揮部辦公室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宣傳,定期組織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
8.2 預案修訂
縣指揮部辦公室定期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符合修訂情形的及時組織修訂。
8.3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8.4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住建局負責解釋。